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——《自己去吧》教后感

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——《自己去吧》教后感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——《自己去吧》教后感    
 作者:欧淑芬  

《自己去吧》是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。描绘了动物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的勇敢行动,要学生明白凡事不能依赖父母,要主动挑战困难,才能练好一身本领,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为了让学生体验文中所描写的,真切地领悟其中的道理,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爱动物,喜欢读儿歌,喜欢听故事的特点,营造了一个个让学生心动的情境,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完了这一节课。
一、谈话导入,激发兴趣。
师:孩子们,喜欢动物吗?为什么?能告诉我吗?
生:我喜欢小兔,因为它有长长的耳朵,白白的毛,样子真可爱。
生:我喜欢大熊猫,因为它是国宝。胖乎乎的身子,短短的尾巴,惹人爱。
(孩子对动物都感兴趣,话题一出,他们会急不可耐地想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,激发了孩子的兴趣。)
二、 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。
师:今天,老师带来了三位可爱的小朋友,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?(小猴、小鸭、小鹰的图片贴在黑板上)看,它们多可爱呀!想听它们的故事吗?自己去看吧。
[此句看似平淡,却再一次激发了小朋友对动物的喜爱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叫学生读课文,说成是看故事,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读课文,而是在交朋友。兴致勃勃,学生与本文的距离拉近了。]
三、想办法,认生字。
师:故事中有许多的生字宝宝藏在里面,你能找到它们,并和它们作朋友吗?(学生立刻想办法识字。)
[改变传统的老师教识字的方式,学生利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自己识字。此情此景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:“真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心心相印的活动。惟有从心里发出来的,才能打到心灵深出。”]
师:现在,我们来“交朋友”。拿出手中动物头像的生字卡,回答字卡上的问题,字卡就属于你。
[此次游戏,教师是为了检测生字的学习情况,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,调动了兴趣,又达到了检测的目的。]
四、 深入探究课文,多种方法朗读感悟,自主解决问题。
1、 师:看图编故事。这几种小动物你喜欢谁就读描写谁的那一自然段吧。(小组竞赛)
2、 师:妈妈说的话该怎么读呢?小猴、小鸭、小鹰呢?(分角色朗读)
3、 教师范读、齐读 。
[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。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图文结合是低年级阅读的重要途径。分角色朗读也是加深理解的方式,学生转变角色,在角色中体验、感受,再通过小组学习研究,互动交流。学生感悟了文章的内涵,还学会了阅读。]
五、 解决疑惑,感悟思想。
师:小猴、小鸭、小鹰的妈妈为什么不帮他们把事情做好呢?(小组合作学习讨论)
生:妈妈要它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
生:妈妈要它们勇敢。
生:妈妈让它们学会本领。
师生共同创编儿歌:《学本领》动物朋友真可爱,它们个个有能耐。小鹰学会空中飞,小猴能在树上爬,小鸭喜欢水中有游,小狗却能把门守。小朋友们一起来,多动手,勤思考,学到本领真的好。
[教师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,犹如一簇簇火苗,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。师生共创儿歌,既归纳了课文内容,又学到了课外知识,还认识了许多生字。]
六、 师生互动,书写生字“自、子”。
师:花丛中飞来两只小蜜蜂,想和它们交朋友吗?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吧。
师:怎样才能写好“自、子”呢?
师: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?(师生写字竞赛,学生评,自己评,老师评。)
[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自主识音节、记字形、练习写,教师只是点拨一下。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,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。师生竞赛,多种方法的评价,使学生在评价中发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。]
七、 总结所得,拓展延伸。
学了这课,你有什么收获?今后该怎样做?
[既是课堂新知识学习的延续,又是主动再学习的开始,真是课结束而意犹存。]
教后所感:
教学中,我让学生看故事,交朋友,师生共创儿歌,师生竞赛写字,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和一个个让学生心动情境创设,营造了充满情趣的自主、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。正如教育家曾经所说:“孩子的大脑是一种神秘宝库。即使是幼小的孩子,只要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,他们就会沉浸在所学之中,深思遐想,移情忘怀。”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原文地址
http://www.jy360.cn/Article/ArticleShow.asp?ArticleID=3964
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5282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